
一瓶活体孤星蜱虫正在展示。
在美国东南部的常见蜱虫——孤星蜱虫——正以异常凶猛的态势向此前过于寒冷的地区扩散
吸血蜱虫会引发被叮咬者出现对肉类过敏的异常反应,其数量正呈爆炸式增长并迅速蔓延至全美各地,专家警告称,这些蜱虫可能覆盖美国东部半数地区并感染数百万民众。
孤星蜱利用人为气候危机导致的温度上升,从其在美国东南部的核心分布区向更北地区扩散,近年来已北上至纽约甚至缅因州,并向西推进。
这些蜱虫以异常凶猛著称,叮咬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使受害者无法食用红肉而不出现严重症状,如全身起疹甚至心肌梗死风险。这种被称为“α-半乳糖苷酶综合征”(alpha-gal syndrome)的病症,已从2009年仅数十例激增至目前的45万例。
“十年前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相对罕见,但现在它变得越来越普遍,我预计这种趋势会继续快速增长,”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蜱虫扩散的专家布兰登·霍林斯沃思说。
“我们观察到这些蜱虫数量激增,这令人担忧。
我预计,阿尔法-半乳糖苷酶过敏症很快将覆盖该蜱虫的整个分布范围,这可能包括美国东部半数地区,因为目前尚无有效手段阻止其扩散。如今这看似异常现象,但未来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对肉类过敏。”
由于数据收集不完善,阿尔法-半乳糖苷酶过敏症的确切病例数尚不明确,但很可能被严重低估,因为许多患者并未将过敏反应与蜱虫叮咬关联起来。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自2010年以来已记录约11万例病例,但承认实际数字可能高达45万。根据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兼疾病专家劳拉·哈灵顿的说法,随着蜱虫的扩散,病例数将进一步增加,这得益于它们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考虑到它们的适应性和气温上升,我认为这些蜱虫的数量在未来不会有太多限制,”她说道。

在马里兰州采集的雌性孤星蜱(Amblyomma americanum)。
Alpha-gal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因为它不会像花生过敏那样引发立即的过敏反应,症状通常在食用肉类数小时后才出现。这种综合征并非由病原体引起,而是对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糖分子以及牙膏、医疗设备等多种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症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减轻,但也会因进一步的蜱虫叮咬而加重。
这给越来越多的美国阿尔法-半乳糖不耐受患者带来了困惑和困扰,他们正为即将到来的另一个预计蜱虫泛滥的炎热夏季做准备。“今年蜱虫泛滥,我今年 alone 就拔下了10只蜱虫,感觉它们现在无法控制,”弗吉尼亚州罗阿诺克市的园艺师希瑟·奥布莱恩说,她患有阿尔法-半乳糖不耐受症。“它们太恶心了。我并不害怕很多东西,但就是害怕蜱虫。”
2019年,奥布莱恩在食用猪肉香肠后全身起荨麻疹并呼吸困难。“那是一次可怕的经历,我不知道自己有过敏反应,差点没命,”她说道。她现在避免使用含有哺乳动物成分的产品,如某些牙膏甚至卫生纸,因为会引发不良反应。
乳制品,另一种哺乳动物产品,也被列入禁食清单。“我现在知道自己能吃什么,但当我意识到再也不能吃披萨时,我感到非常悲伤,记得曾在超市过道里对着冷冻披萨哭泣,”她说。
奥布莱恩所在的Facebook阿尔法-加尔支持小组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新成员加入,她所在的弗吉尼亚州似乎已被这种疾病“饱和”。“每个人都认识一个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我每个月都要安慰一个被咬伤的朋友,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也患上了这种疾病而惊慌失措,”她说。
孤星蜱虫具有攻击性,一旦发现人类目标就能迅速追踪。华盛顿特区地区的环保主义者莎伦·皮特凯恩·福赛思说:“它们会追捕你,就像豌豆和迅猛龙的混合体。”
最令人恐惧的是,不小心碰到含有大量幼年孤星蜱虫的植被,这种现象被称为“蜱虫炸弹”,可能导致数千只蜱虫叮咬。“它们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但你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它们会一直附着在你身上,”福赛思说。她现在随身携带一个粘毛滚筒来清除这类蜱虫群。
被诊断出患有α-半乳糖苷酶缺乏症后,福赛思建立了关于该病症的在线资源,以提高公众意识并倡导在食品标签上添加α-半乳糖苷酶警告。她说:“我接到医生打来的电话,询问关于这种病症的问题,因为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她补充道:“我不是医疗专业人士,所以我只是把研究论文发给他们。”
随着气候变暖(由于化石燃料燃烧),蜱虫能够迁移到对它们来说变得宜居的温暖地区。鹿群数量的增加(鹿是某些蜱虫的宿主)以及住宅区向自然栖息地的扩张,也导致了与蜱虫的接触增多。“房屋紧邻栖息地和自然再生公园的地区就是我们看到病例的地方,”霍林斯沃思说。
但仍有许多未知因素,例如为何长期在美国本土存在的孤星蜱虫突然开始引发这些过敏反应。症状也可能令人震惊地多样化——福赛思表示,她现在很少外出就餐,因为担心食物污染,甚至担心α-半乳糖苷酶可能通过烹饪肉类产生的蒸汽空气传播。
“有些人不敢出门,因为很难避免,”她说,“许多患者年龄超过50岁,因此部分人的首个症状是心脏病发作。”
那么α-半乳糖苷酶能传播多远?欧洲和澳大利亚已发现病例,尽管数量较少,而在美国,人们认为孤星蜱无法向落基山脉以西扩散。但其他蜱虫种类也可能传播α-半乳糖苷酶综合征——一份近期科学论文发现,西部黑腿蜱和黑腿蜱(也称鹿蜱)也可能引发该病症。
华盛顿州卫生部流行病学家汉娜·奥尔特安表示,在华盛顿州发现一例由本地蜱虫叮咬引发的α-半乳糖苷酶综合征病例“非常令人惊讶”,这表明西部黑腿蜱可能是元凶。
“该综合征的传播范围正在扩大并出现在新地区,因此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奥尔特安说,“华盛顿州距离传播范围很远,这里风险仍非常低。但我们对蜱虫传播该综合征的生物学机制了解不足。”
阿尔法-半乳糖苷酶综合征的蔓延正值多种蜱虫引发的疾病威胁在美国迅速蔓延之际。鲍氏脑炎病毒(Powassan virus)可通过脑炎致人死亡,目前虽仍罕见但呈上升趋势,而巴贝西虫(Babesia)这种寄生虫引发的严重疾病也在增加。长期以来在美国东北部流行的莱姆病(Lyme disease)也正迅速蔓延。
“我们正面临大量严重的蜱虫传播疾病,并且不断发现新的疾病,”哈灵顿说。
“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新疗法应对这一问题,但问题是美国在资金和支持方面正在倒退。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资金被削减,这意味着支持正在减少。这是一个重大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