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香港迪士尼乐园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全年净利润 8.38 亿港元,创下 2005 年开园以来的历史新高,也打破了连续 8 年亏损的僵局。

长达 16 年的亏损困局
2005 年开园时,香港特区政府曾乐观预估:港迪首年游客量将超过 500 万人次,15 年后年接待量可达 1000 万。
但现实是,除了首年勉强达到 500 万,此后 19 年里,港迪从未接近过 1000 万的目标,甚至连 700 万都很少突破。2024 年 770 万的游客量已是历史峰值,而更多时候,它的年接待量在 600 万左右徘徊。为什么人数这么关键?简单来说,主题乐园的盈利逻辑很直接:门票收入、园内消费、衍生品销售都和人流量挂钩。

以港迪的运营成本来看,业内估算其年游客量需稳定在 800 万以上才能持续盈利。但尴尬的是,从 2005 到 2023 年,它只有 2012-2014 年和 2024 年这 4 年跨过了 670 万门槛,其余年份都在 “盈亏线” 以下挣扎。
很多人不知道,港迪的选址其实有点 “尴尬”。它坐落在香港大屿山,靠近机场,离市中心的尖沙咀、港岛等核心旅游区有近 1 小时车程。对于跟团游的内地游客来说,旅行社规划行程时会发现:专程花一天时间去大屿山逛迪士尼,性价比不如去港岛的海洋公园 ,后者不仅位于市区,门票价格也更亲民。

2024 年的一项统计显示,游客来港最爱去的十大景点里,港迪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尖沙咀和太平山顶。这意味着,对大部分游客来说,港迪并非 “必玩项”,而是 “可选项”。尤其当行程紧张时,很多人会优先选择交通更便利、游玩效率更高的景点。
2016 年,上海迪士尼的开业成了港迪的 “转折点”。在此之前,香港迪士尼乃是内地游客接触迪士尼的唯一途径,2012 – 2014年其盈利亦得益于内地游客数量的增长。但上迪开园后,情况急转直下:它的面积是港迪的 3 倍,拥有全球首个 “创极速光轮”“加勒比海盗” 等独家项目,对华东甚至北方游客的吸引力远超港迪。

数据最具说服力:2015年港迪游客量达680万,然而到了2016年便跌落至620万,2017年更是进一步下滑,降至610万。很多原本计划去香港的游客,转而选择了更近、更 “新鲜” 的上海迪士尼。这种竞争压力,让港迪的内地客源大幅分流。
迪士尼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推新的 IP 和园区。东京迪士尼有 “海洋乐园” 这样的独创板块,上海迪士尼靠 “玲娜贝儿” 引爆全网,但港迪在这方面显得有些 “佛系”。2005 年开园时,它的园区规模小、项目少,直到 2011-2013 年才陆续新增反斗骑兵大本营、灰熊山谷、迷离山庄,乐园面积扩大 23%。

对比来看,上迪开园 7 年累计接待 1.13 亿游客,东京迪士尼两园累计接待超 8 亿人次,背后都是高频次的内容更新在支撑。而港迪在 2013 年后,直到 2024 年才推出 “魔雪奇缘世界”,中间间隔了 11 年。当游客发现 “每次来都差不多”,自然会减少重游意愿。
2019 年起,香港旅游市场受到一系列外部因素影响,游客量大幅下滑,港迪也未能幸免。直到 2023 年底高铁恢复运营、内地游客赴港政策放宽,旅游市场才逐步回暖。外部环境的波动,无疑令本就脆弱的港迪经营状况愈发雪上加霜。
2024 年盈利密码
2024 年,港迪最大的动作是推出 “魔雪奇缘世界”。这个以《冰雪奇缘》为主题的园区,不仅有艾莎和安娜的城堡、“雪岭滑雪橇” 等互动项目,还引入了夜间灯光秀,一下子抓住了亲子家庭和 IP 粉丝的眼球。数据显示,这个新园区直接推动游客量飙升至 770 万,创下历史新高。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迪士尼的 “内容吸引力” 永远是核心。就像上海迪士尼靠 “玲娜贝儿” 爆火一样,港迪这次靠 “冰雪奇缘” 这个长青 IP,成功制造了话题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专程打卡。
2023 年 9 月,港迪推出了 “第四级别” 门票,专门针对全年最繁忙的日子,票价涨到 879 港元。原本的门票分为普通日、高峰日、特定高峰日三个级别,新增的第四级别相当于 “超级高峰日”,比如五一假期、暑假等时段都被划入其中。

这种涨价策略看似 “狠”,却抓住了游客的痛点:对于只能在假期出游的人来说,即使票价更高也只能接受。数据表明,港迪门票涨价后,其收入同比显著增长。游客量增加的同时,客单价亦有所提升,这双重因素共同推动盈利。
2024 年,内地文旅市场全面复苏,赴港旅游人数大幅回升。自高铁香港段恢复运营,内地游客赴港愈发便捷,不少人愿花一日时光前往香港迪士尼游玩。加上香港本地推出的 “你好,香港!” 消费券等刺激政策,整个旅游市场的回暖为港迪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未来能否持续盈利?
2024 年的盈利让港迪看到了希望,但挑战依然存在。为了保持发展势头,港迪已公布新举措:将于2025年启动皮克斯主题园区建设工程,同时对漫威主题区进行扩建。这些新项目能否复制 “魔雪奇缘世界” 的成功,带动游客量向 1000 万目标靠近?

客观来看,港迪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靠近华南地区,对广东、广西等省份的游客仍有吸引力。但它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加快内容更新频率,避免再次出现 “十年不更新” 的情况;二是提升园区运营效率,降低人力等成本。
另外,上海迪士尼也在不断推新,比如 2023 年开放的 “疯狂动物城” 园区,持续分流客源。港迪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找到差异化的定位,比如强化 “小而精” 的游玩体验,或者针对华南市场推出专属活动。
20 年的风雨历程,让港迪经历了从 “万众期待” 到 “持续亏损” 再到 “艰难盈利” 的起伏。对于游客来说,更丰富的游玩项目、更合理的票价,才是他们愿意买单的关键。这座 “东方迪士尼” 的未来,依然充满悬念。